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管理技能>中层管理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授课老师

安新强

安新强知名战略绩效管理讲师

【专业资质】西安交大MBA国际职业培训师协会高级培训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协会高级讲师农业银行特聘讲师工商银行特聘讲师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总裁班特邀讲师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从业经历】曾任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安老师在实践中独创的“6S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是让绩效管理落地的有效工具,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载体,在业界拥有较高的声望。安老师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了上百篇专业研究文章和案例。其中部分文章还荣获相[详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课程简介

    【培训时间】:2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著名领导力大师、人际关系专家史蒂芬·柯维博士开发的享誉全球的版权课程。

    【课程大纲】:

    第一讲:习惯一:积极主动

    【培训收益】

    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是人类的四大天赋,也是职场人士天然具备的重要资源。但是,只有通过运用高效能的思维框架(例如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绪、心境、刺激和外在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讲帮助学员掌握心态管理的技巧。

    【本讲重点】

    1、人类四项独特的天赋。

    2、消极被动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危害

    3、面对工作压力和环境的变化: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反应方式?

    4、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于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影响途径

    5、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

    6、如何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面对可直接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面对可间接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面对无法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7、管理工具:

    积极主动的“刺激与回应”模式

    影响圈

    时间线

    第二讲:习惯二:以终为始

    【培训收益】

    以终为始是一个人应有的职业习惯。以终为始的基础是想象力——设想的能力、看到愿景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目前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你都要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即愿景),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任何机构和单位都需要具有“以终为始”素质的职业人。机构愿景或者企业愿景有赖于具有个人愿景的人去落实。本讲帮助学员建立个人愿景和制作个人使命宣言的技巧。

    【本讲重点】

    1、以终为始的思维优势

    2、千里之行始于目标

    3、什么是愿景?

    4、所有的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

    5、你有多少种角色

    —你是谁?你从何得知你是个怎样的人?

    6、心智创造需要善用你的左右脑

    7、谁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领导

    8、怎样编写个人的使命宣言

    9、管理工具:

    see-do-get

    逻辑架构

    拟出个人愿景的模板

    拟出个人使命宣言的模板

    第三讲:习惯三:要事第一

    【培训收益】

    为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时也可以拒绝。但是哪些事情必须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后,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先事务?本讲帮助学员掌握优先处理要事的技能。

    人们普遍的习惯是急事先做。本讲帮助学员理解这样的道理:“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不紧迫。”

    目前在培训市场上流行的时间管理课程,属于传统的第三代时间管理理念。传统时间管理的理论,以时间、规划、控制、效率为重点,讲求事半功倍,属于一种强调效率和控制的思维。七个习惯课程讲授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全新思维方法,是一套讲求关系建立,不注重行事日程的思维方法,它属于第四代时间管理理念。

    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境:在以目标为导向的时代,当两个目标乃至数个目标同时存在时,那么这些目标的优先级该怎样安排呢?换句话说,有限的时间资源究竟该优先给予哪个目标呢?本讲会就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讲重点】

    1、确定“要事”的原则是什么?

    2、效能与效率的区别在哪里?

    3、以原则和关系为导向的时间管理法则

    4、怎样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

    5、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及其特点。

    6、怎样将事情或任务有效分布在四个象限中?

    7、要事第一的策略——有效授权

    8、管理工具:

    第二象限工作法

    紧迫指数测试。

    要事第一的六步骤流程

    第四讲:习惯四:双赢思维

    【培训收益】

    双赢思维是在一切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寻求互利的一种思维模式。怎样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同事之间是否真心乐于分享?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是否以利人利己为目标?这些都是每个类型的组织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本讲的重点。

    本讲帮助学员认识到,双赢品格是双赢人际关系的基础。双赢品格特征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任何有成就的组织,都焕发双赢品格的光芒。本讲还帮助学员建立“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的意识。

    当对方缺乏双赢思维时,你怎样创造双赢局面呢?这也是本讲学习的重点。

    【本讲重点内容】

    1、六种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

    2、为什么说多数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赢输思维”而非双赢思维?

    3、情感账户对双赢人际关系的意义

    4、什么是情感账户中的存款与取款?

    5、什么是双赢品格?

    6、什么是富足心态?

    7、什么是匮乏心态?

    8、当对方没有双赢思维的时候,你如何创造双赢局面?

    9、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高体谅与高勇气的平衡

    10、构建双赢人际关系的策略——利人利己五要领

    第五讲:习惯五:知彼解己

    【培训收益】

    高情商员工的特点是什么?本讲帮助组织机构建立这样的标准。

    另一方面,自传式回应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也是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的主要原因。本讲帮助学员建立“以寻求理解为宗旨去聆听别人的习惯”。通过学习,学员还将了解到,聆听的目的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理解”对方。本讲将训练学员掌握四种有助于聆听的管理工具。

    【本讲重点】

    1、完美沟通的标准;

    2、人际交流的最大障碍是“自传式回应”。

    3、自传式回应与同理心回应的区别

    4、沟通的基本原则—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的习惯)

    5、在聆听中需要扮演的两个角色;

    6、倾听的五种境界;

    7、管理工具:

    沟通中的回放技巧

    冰山模型

    印第安发言棒

    同理心回应的五步骤

    第六讲:习惯六:协作增效

    【培训收益】

    协作增效又称统合综效。

    协作增效是建设性合作的习惯,意味着你能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些个人单干时达不到的业绩。协作增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人们一旦经历了真正的统合综效,他们就不再放弃。

    本讲帮助学员掌握下列观点:在你能充分利用他人的优势之前,你首先要承认并尊重他们的差异。本讲将测试学员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态度——排斥、容忍还是尊重,或赞美?每一种态度都将对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珍视差异并不代表全盘接受或认同。本讲不但帮助学员理解“有分歧才有收获”的道理,还将向学员传授创造性的利用彼此差异、寻找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本讲重点】

    1、协作增效的精髓;

    2、协作增效与集思广益;

    3、协作增效的难点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高情商的人际关系模式是珍视差异;

    5、协作增效就是发现第三替代方案。

    6、管理工具:

    创造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水平思维(平行思维)

    九型人格模型

    第七讲:习惯七:不断更新

    【本讲重点】

    1、什么是持续更新的习惯

    2、什么是人类的四大天赋才能

    身体才能

    智力才能

    情感才能

    精神才能

    3、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精力管理四大策略

    提升体商

    提升智商

    提升情商

    提升灵商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