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全华老师简介资深培训讲师和资深管理咨询顾问。曾经在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担任过15年中高级管理职务,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17年,以领导力、企业文化、团队高效执行、企业战略、创新管理、个人和团队成长策略为核心研究领域。曾经亲自领导团队为腾讯、大连万达、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广发银行等多家名企实施过高品质的管理咨询项目。为数百家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国企和民企提供过数百场的高品质的管理培训服务。培训课程特点:逻辑结构清晰,管理工具简明扼要,课程互动演绎引人入胜,重视训后行为改变与习惯养[详细]
公司各部门(中心)参与制定形成了客观、可执行的公司战略。
这是从上下结合的结晶。
但还要从上到下进行战略分解,落实总体战略的目的、目标。
在战略分解中,如何定位公司下属各战略单元的战略使命,从而确定目标体系、关键举措、行动方针?如何确保各战略单元的有效协同?如何形成清晰的年度工作计划?如何全面、准确、有效表达自己的战略思路?
这就是本次课程个性化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天
30(公司中高层领导者。为确保效果,人数不要太多,应该是各战略单元即部门或中心一把手,应该由公司所有或大多数高层领导参加)
分组,对已有战略和分解后的子战略进行回顾、觉察
行动学习引导大家建立有效健全的战略思维
通过案例点评强化结构化思维对战略理解与战略描述的精准性、清醒性、健全性
专业工具传授与演练
训前由主讲老师与企业领导安排一次沟通(具体问题由老师负责,时间大概2小时左右),目的是了解公司战略和领导者的战略思维模式。
由主讲老师和部分学员代表(例如10人左右)安排一次座谈。目的是了解学员的问题现状和具体需求。
这两部分都用来指导课程的定制化设计。根据情况,可以电话沟通、或者让老师先看一些相关战略的工作资料来替代。
本次培训不完全是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传播,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对理解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战略表述逻辑的工具化训练和支持。
反思与分享:
l 你认为战略是什么?战略的作用?
l 你理解的公司的战略的关键点是什么?
l 你认为自己所负责的战略单元对公司战略的支撑点在哪里?
l 你认为自己所负责的战略单元对其他战略单元的协同点在哪里?
l 你认为自己在公司的战略管理和本部门的战略管理中,需要尽到什么责任?需要做哪些事情?
战略关乎到个人、部门和公司当下利益和未来走势
战略思维关乎到一个领导者开展业务、管理组织的能力
战略不仅要听、要看、要思考,还要能说得到位,更要做得到位
活动与觉察:
l 公司的战略:上下左右的理解与沟通
l 你在战略制定、分解与管控中的困惑有哪些?
企业发展的挑战:
l 五个阶段
l 四大驱动力
高层经理思考的四个关键词:
l 战略
l 变革
l 创新
l 执行
公司战略的任务
l 扫描环境
l 重要选择
l 目标计划
l 促成变革
战略五要素的思维训练
l 面向外部:如何识别外部的要求、机会、风险
l 面向内部:如何确定内部的要求、优势、短板
l 面向未来:愿景,使命,方针,阶段目标,定位
l 面向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l 面向竞争者: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我们需要和如何拥有哪些战略资源?
战略管理者的责任:
l 麦肯锡7S理论
l 平衡计分卡(BSC)理论
l 三大关注点:业务,人员,流程
l 三大关键行为:分析,决断,行动
l 七大关键能力:挑战现状,共塑愿景,激励人心,培养人才,建立系统,推动变革,以身作则
结构化思维的训练
l 确定主题
l 确定逻辑
l 结构分解
l 领悟联系
l 确定重点
(思维导图工具、鱼骨图工具的训练)
十五个战略关键词的学习与领悟
总体战略的关键点
业务战略的关键点
职能战略的关键点
训练:对公司总体战略和部门战略的关键点的思考与分享
结构化思维用于写作和表达的要求
l 突出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如何衡量。
l 逻辑清晰。先总后分,上下、左右的演绎与归纳关系
l 表述清楚。关键词,图表,流程。
l 论证有力。论点,论据,推理逻辑。
l 沟通形象。修辞,模型,比喻。
战略目标的SMART原则
目标围绕目的
目的和目标要有清晰和正确的指导方针
目标必须上下达成真正的共识
战略目标的三维度分解方法:
l 从上到下
l 从左到右
l 从将来到现在
战略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博弈、激励与全局观
如何形成目标?
l 环境扫描
l 厘清内心
l 确定愿望
l 小范围沟通
l 必要的试错
l 界定目标
l 沟通与共识
目标强调必要性,计划强调可行性
如何形成计划?
l 首先,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和关键策略
l 资源的考虑:如何获取和配置
l 时间进度:节奏、节点、呼应性
l 能力考虑:相关培训培养,协同性保障,各种合作
l 品质保证:相关制度、规范
l 风险:如何识别风险、如何启动危机控制流程、预设风险应对预案
l 过程控制:激励,信息反馈,计划调整原则,总结与复盘,纠偏机制,痕迹管理
管理工具:计划的16个要素
激励下属四大工具
l Q12工具的运用
l 目睹——感受——行为的变革逻辑
l 重奖奋斗者与贡献者
l 善于赞赏
强化执行能力的四大工具
l 复盘技术:通过工作总结提升会做事的本事
l 标杆学习:让榜样的精神和方法开启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与智慧
l 创新思维:八大创新工具支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l 效能管理:过程与结果的平衡,有效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