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财务管理>财务综合 > 惠农政策解读与农村市场拓展

惠农政策解读与农村市场拓展

惠农政策解读与农村市场拓展 - 授课老师

雷春柱

雷春柱高级理财规划师

(一)工作经历。雷春柱金融本科学历高级理财规划师,专业培训师。从事银行工作35年。先后在农行乡镇营业所、县支行、市农行、省农行、农总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社工作过。当过市州级联社主任,省级联社稽查大队大队长、审计监察部总经理、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二)发表文章。先后在人总行《金融研究》、《金融参考》、农业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审计》等刊物[详细]

惠农政策解读与农村市场拓展 - 课程简介

第一部分   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 

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5〕74号) 

一、发展普慧金融总体思路

(一)什么是普惠金融? 

(二)普惠金融对象。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1.小微企业

2.农民

3.城镇低收入人群

4.贫困人群

5.残疾人

6.老年人


(三)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特点:

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

(1)服务主体多元

(2)服务覆盖面较广

(3)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

2.普惠金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

(2)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

(3)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4)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5)商业可持续性有待提升

(四)发展普慧金融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

1.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2.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

3.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

(五)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措施。 

1.提升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 

2.广泛开展银政合作、银保合作、银担合作。 

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六)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

1.完善货币信贷政策。

(1)积极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者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

(2)进一步增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

2.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

(1)进一步研究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服务、考核和核销方式的创新。

(2)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

3.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落实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相关税收扶持政策。

4.强化地方配套支持。

(1)鼓励地方财政通过贴息、补贴、奖励等政策措施,激励和引导各类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民生尤其是精准扶贫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2)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3)排查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有效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财政部 税务总局延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 


《关于延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44号)( 2017年6月9日) 

(一)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二)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三)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第二部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银行业务带来的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解读 

  (2018年1月2日)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一、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近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农村变化大,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与总体要求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银行业务发展利好 

(一)国家对农村将实行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农商行应抓住机遇,配套跟进,做大三农业务 

(二)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有利于政银合作,加大对三农的支持 

(三)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为银行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提供了商机。 

(四)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小农户扶持,有利于银行扩大对农户小额贷款投放 

(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速,为银行贷款抵押担保创造了条件 

(六)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三农贷款安全提供了保障 

(七)省联社改革再次纳入一号文件,为农信社、农商行完善管理体系、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银行应对措施 


一、树立服务大农业经营理念 

二、充分认识深耕农区的必要性,更积极、更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三、分析农区市场存在的不足,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防控风险放到首位 

五、坚持社会效益与内部效益相结合,争取优惠政策,促进信贷可持续发展。 

六、选准农区目标客户群,明确服务重点 


第四部分:惠农市场开发路径


一、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开发上下客户 

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开发成员客户 

三、以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为核心,开发周围客户 

四、以园区重点企业为核心,开发产业链、供应链客户 


第五部分:金融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概述

(一)什么是精准扶贫

(二)为什么要开展精准扶贫

(三)精准脱贫标准

(四)如何开展精准扶贫


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精准扶贫要求  

(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三、信贷精准扶贫模式

(一)贫困户承贷承还、小额信贷扶贫类型

特点:严格按照中央(银发〔2014〕65号)、 (国开办发〔2014〕78号)、 (银监发〔2017〕42号)文件精神,由贫困户承贷承还、政府风险补偿、全额贴息。

1.政策要点

2.贷款条件

3.相关要求

4.具体模式

(1)基金担保+财政贴息+贫困户承贷承还+贫困户向企业入股分红。(入股分红模式)

(2)基金担保+财政贴息+贫困户承贷承还+企业订单质押。(农户自主创业模式)

(3)基金担保+财政贴息+村民互保+贫困户承贷承还 (村民互保模式)

(4)基金担保50%+企业担保50%++财政贴息+贫困户承贷(光伏发电模式)

(二)市场主体承贷承还、政府全程参与类型

特点:基金担保+财政贴息+企业承贷承还+企业承诺帮扶贫困户(企业帮扶模式)。

(三)市场主体、贫困户分别贷款: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脱贫


第六部分  农民工异地创业金融服务


一、农民工异地创业特点

二、农民工异地创业贷款主要风险点

三、外出务工农户贷款需求

四、农民工异地创业贷款方式

五、银行农民工异地创业金融服务内容

六、异地农民工金融服务操作流程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