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TTT内训师>培训管理 > 内训师队伍建设项目方案

内训师队伍建设项目方案

内训师队伍建设项目方案 - 授课老师

黄前锋

黄前锋PTT国际专业导师

黄前锋 老师 PTT国际专业讲师导师注册国际高级职业培训师(ACI-CIPL)中国TTT专业十大最具价值培训师中国企业教育十佳专业培训专家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特聘讲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特聘培训师 详细]

内训师队伍建设项目方案 - 课程简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培训师!”

从这个意义而言,每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士,都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内训师、一名优秀的培训管理者!而且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专业岗位操作者才能真正保证课程的质量、专业、效果、实战,所以训练企事业单位内部专业岗位操作者做内部兼职内训师,由内训师来训练企事业单位内部需要的专业岗位员工,将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种趋势。

    然而,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组建内训师团队的时候,却存在种种困惑:

1、该如何遴选内训师?如何管理和培养内训师团队?

    2、已经组建内训师团队了,由于内训师本身专业度有限,学员不爱听讲师受打击,致使内训师授课意愿与员工培训积极性都随之降低,内训师团队成了企业的“鸡肋”。

    3、内训师团队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弱,导致企事业单位不得不斥资外购课程以供内训师学习、内化,但外购课程不一定落地,也不利于打造企业自身的培训体系

    基于以上内部培训管理中的困惑和难题,“内训师团队特训营”以项目运作的方式,系统地解决上述难题,为企事业快速打造高效的内训师团队。

 

一、价值主张

助力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卓有成效的内部培训体系

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组建高效内训师团队并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切合组织的工作实际;项目结束,即可构建起企事业基础培训课程体系。


二、项目概述

2.1 项目目的

目的一:帮助管理者掌握培训技能、提高培训能力,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管理能力

管理者即培训师:对于管理者来讲,分享知识和帮助他人是他们的工作方式。现实中的那些不善于向员工传授知识和不善于帮助员工的管理者,通常不是优秀的管理者,而优秀的管理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善于与员工分享知识和善于帮助员工。换言之,企事业单位要想其管理者都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让所有的管理者具有分享知识和帮助他人的能力。

目的二:帮助建设可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讲课、能独立开发课程、能保证组织的培训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讲师团队和内部培训管理队伍,为组织的持续发展储备、积蓄力量

实践证明,建设起一支高效能的内训师团队,构建起学习型组织,能让组织真正持续地积累知识、高效学习并赢得市场竞争。

目的三:帮助企事业单位制定、完善内部培训制度,为内部人才梯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2 项目特色

师资培训+辅导、双师教学(内训师+辅导师)

学员带着任务来学习,边学边练,学习的同时输出项目

2.3 项目收益

收益一收获团队

1、分级建设内训师团队。通过使用内训师团队开展内部培训,能大大减少外请讲师授课,减少培训费用的支出。

2、锻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团队。通过项目提高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培训能力, 

收益二:收获“系统”

1、系列化课程:根据调研结果开发出适合本企事业单位的精品案例库、精品微课、精品课程。

内训师团队是最了解内部经营情况的团体,集体智慧开发出来的课程能切合企事业单位经营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会内部讲师掌握独立开发课程的方法和工具,能在以后没有导师辅导的情况下独立开发课程,大大减少对外部培训机构的依赖程度。

2、知识管理体系:构建企事业单位基础培训课程体系和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项目的开展,集中人才、时间、资源开发精品内训课程,构建企事业单位内部基础课程体系和知识管理体系。

3、管理流程和制度帮助企事业单位培训管理人员系统的掌握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流程、方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内训管理制度,同时通过项目的推进,营造企事业单位内部学习氛围,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三、项目流程

3.1 项目设计思路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内训师队伍建设时,通常是以授课技巧提升训练为主,而忽略了其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从而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每年都有TTT(授课技巧为主,但培训落地实效并不理想

实际上,内训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决定了企事业单位知识萃取和传承的能力。但是,课程开发作为内训师的核心技能,往往忽视。

与此同时,随着管理的升级和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面授课程只是组织学习的其中一种形式,为了帮助组织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台阶,高级别内训师除了设计好面授课程之外,更需要掌握学习项目的设计与管理方法。

本项目的设计思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培养阶段首先从初级内训师的个体经验萃取和基础呈现能力培养开始,逐步提升到中级内训师的标准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和精彩演绎的技巧,最后把内训师培养成为组织学习项目的设计和管理高手(高级)。

难度逐一提升、内容循序渐进,符合企事业单位内部内训师的成长规律。


3.2 第一阶段:初级内训师培训

 

课程一:案例萃取与微课开发

模块一 案例萃取

一、经验萃取的价值

二、经验萃取的概念解读

三、STARS萃取结构

四、上堆下切建经验模型

模块二 PPT制作技巧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二、PPT基础技能

模块三 视频微课制作

一、制作工具

二、制作方法

课程二:内训师课堂呈现技巧

模块一 讲台形象

一、上下场步骤与要点

二、讲台气场修炼

三、讲台形体训练

模块二 控场技巧

一、应变技巧

二、提问应对

三、互动技巧

模块三 精彩表达

一、视觉型语言

二、听觉型语言

三、感觉型语言

 

备注:

1、咨询、调研为现场调研,调研方式:高层访谈、员工访谈、调查问卷等;

2、具体课程内容以课程大纲为准,在课前进行需求调研后确定。

3、第一阶段实际总用时:8

咨询:2-3天

课程授课:4天,其中:《案例萃取&微课开发》3天,《授课技巧训练》1天;

项目成果汇报:1天(学员展示)

3.3 第二阶段:中级内训师培训

第二阶段执行时间:第一阶段执行结束后一年

培训对象:经过初级内训师培训课程并通过认证的内训师

 

课程一:课程设计与开发

步骤一:明确课程目标

一、换位思考

二、收益描述

三、教学目标描述

步骤二:搭建课程框架

一、金字塔原理

二、思维导图工具

步骤三:设计教学手法

一、震撼开场

二、知识传递三步法

三、有力结尾

课程二:课堂呈现技巧-中级

前言

一、从讲授到引导

二、从“单中心教学”到“双主教学”

三、建构主义在培训中的应用

模块一 开场破冰

一、小组组建的方法与要点

二、规则制定的诀窍

三、开场活动设计与组织

模块二 教学过程

一、引导问题设计与应用

二、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

三、教学语言设计与应用

模块三 学习转化

一、内容回顾活动设计与应用

二、学习迁移活动设计与组织

三、感性总结的设计与应用

 

备注:

1、项目开工及前期咨询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所有要开发的课程主题以及相匹配的课程开发人员需提前做好安排,课题内容专家可以不是初级内训师也可以不参加课程展示;

2、具体课程内容以课程大纲为准,在课前进行需求调研后确定。

3、第二阶段实际总用时:8

咨询:2-3天

课程授课:4天,其中:《课程设计与开发》3天,《课堂呈现技巧-中级》1天;

项目成果汇报:1天(学员展示)

3.4 第三阶段:高级内训师培训

第三阶段执行时间:第二阶段执行结束后一年

培训对象:经过中级内训师培训课程并通过认证的内训师

 

课程一:学习项目设计与管理

模块一 概念篇

一、项目的概念

二、学习项目的概念

三、关键词解读

模块二 设计篇

一、制定清晰的项目目标

利益干系人分析

需求调研法

SMART目标要素

二、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依据于受众元认知和问题类型, 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模块三 管理篇

一、学习项目实施

项目执行要点

二、学习转化行动

转化三要素

三、项目效果评估

柯氏四级评估

课程二:课堂呈现技巧-高级

模块一 风格塑造

一、玄

二、烦

三、闹

四、实

模块二 感性认知

一、感性价值

二、语言感性

三、形式感性

模块三 理性了解

一、理性价值

二、语言理性

三、形式理性

模块四 课程深度

一、三层控场

二、培训揭秘

三、精彩呈现

备注:

1、高级企业内部内训师,应该有足够的授课课时课量,对培训有深刻的理解;

2、具体课程内容以课程大纲为准,在课前进行需求调研后确定。

4、第三阶段实际总用时:5

课程授课:4天,其中:《学习项目设计与管理》3天,《课堂呈现技巧-高级》1天;

项目成果汇报:1天(学员展示)

 

4、实战训练与以赛代练活动

1)协助组织企事业单位内训师俱乐部

举办内部内训师磨课活动、跨行业企事业单位观摩、授课活动。

2)协助组织以赛代练活动

协助组织内训师的企业内部讲课比赛、优秀内训师参加全国性内训师比赛,并提供比赛辅导服务(另案执行)。

 

四、采购需知:

(一)关于学员人数与教学条件

为保证充足的训练及高效的完成课程设计和开发任务,每个班级最理想人数为20-25位学员参加(若分组开发课程,每个小组成员3-5位为宜,最好不超过7位),以确保学员获得充分训练与互动,进而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同时根据开发课程的课题组配备辅导师,每2-3个课题组配备1位辅导老师(包括主讲老师)。

如果希望安排更多内训师参加学习,可选择35-45人(不超过45人) 。此类情况下,需要多准备一个训练场地(容纳20~25人,分组同时训练。同时根据开发课程的课题组配备辅导师,每2-3个课题组配备1位辅导老师(包括主讲老师)

如果一个班级超过了45人,需要多准备一个训练场地(容纳20~25人,分组同时训练。同时根据开发课程的课题组配备辅导师,每2-3个课题组配备1位辅导老师(包括主讲老师)

重点理念:内训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现场进行操作练习,辅导师配备数量决定课程开发的质量;同时,授课技能是练出来的,现场训练的越多,实际进步就越大,受授课导师和点评辅助老师的点评越多,此后授课的毛病就越少,实际进步就越大。

2. 教室条件:

A.采用可移动标准课桌;

B.海岛状布局,视课题组人数决定小组人数

C.有投影仪及音响设备等授课必备设施;

D、其他按课程准备材料表做准备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