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管理专家、培训体系建设专家、企业创新发展顾问、中国学习型社群创始人、国际促动师协会副会长、索奥中国(SoL China)运营总监、世界咖啡中国版首席架构师、《世界咖啡》中文版审校、《马云与马化腾的互联网江湖》作者、美国人才发展协会(ATD)会员、柯氏四级评估认证评估师、数十家知名培训机构特聘培训师。【实战经验】周老师2012年开始从事管理顾问与培训授课,专注于企业创新、管理干部训练、内部讲师培养、行动学习等领域,已成功为百余家大型企业提供数百场的培训课程,被客户誉为“最接地气的[详细]
一、项目背景
企业内部讲师是企业优秀经验的载体,是企业培训体系的核心之一,他们除了担任课程的讲授者这一主要角色外,大多还兼任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开发者、课外辅导者和企业文化的践行者,这就要求内部讲师具有比较全面的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讲授技能。所以,组织经验的萃取和内部讲师授课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质量的好坏。
然而现实中,企业花了大量的投资给内部讲师培训,比如课程开发技巧、授课技巧训练、演讲技巧等,课程上了不少,但内部讲师还是不会讲课,也不能把内部课程开发出来。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没有以成果为导向的培训。
为帮助内部讲师快速提升培训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专家周希奇老师特别推出:“人课合一”内部讲师培训技能训练营,帮助内部讲师夯实授课技巧,带领内部讲师一起开发课程,并确保每一个课程都有内部讲师,每一个内部讲师都有课讲, 实现“人课合一”,减少对外聘讲师的依赖,提高企业自我造血能。
二、项目定位
项目名称:“人课合一”内部讲师培训技能训练营
学习对象:企业内部讲师、课程开发师、标杆员工、管理者等。
项目周期:3-12个月,具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项目天数:共计6天,其中课程开发(组织经验萃取)工作坊3天,互动授课技巧(组织经验传承)工作坊3天。
项目人数:12-36人,若为36人时,学员分为6个小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一个内部课程主题。
三、项目特色
1、直接出成果
直接产出内部课程开发和内部讲师培养的成果,培训完就能用。
(1)直接产出每个内部课程的课程说明书。
(2)直接产出内部课程的讲授版PPT。
(3)直接产出内训讲师的标准版个人介绍。
(4)每个课程都对应具体的内部讲师,做到“人课合一”。
(5)每个讲师讲自己课程个性化讲授方式。
2、翻转课堂
课前自学相关知识和材料,课堂采用世界咖啡团队共创的方式开展,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开发内部课程,并互相促进讲课技能的提升。
3、社群学习:
建立学习微信群,在课堂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碎片化学习,并建立日常学习机制,让学习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并随时开展学习的交流与反馈。
4、快乐学习:
课程以学员为中心开展,深度互动,相互学习,学习氛围紧张而欢乐。
四、学习收益
1、能根据老师提问,正确解释培训的相关理念,并正确列举出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2、认识培训的角色和职责,树立讲师的专业形象 ,提升综合素质。
3、克服演讲的恐惧心理,能自信的独立上台,讲的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4、了解成人学习的理论、特点和规律,学会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5、掌握各种培训技巧和方法,巧妙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6、能够针对培训目标与需求,设计和编制出完整可行的教学方案。
7、能应用课程设计开发的工具方法,模拟约定的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经评估基本合格。
8、能根据PPT课件制作原则、要求和模版,模拟制作约定内容的PPT课件等。
9、运用多元学习方式,使课程效果最大化。
五、项目结构与安排
当项目确定合作后,我们将启动项目的调研,并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由老师、培训机构和HR团队组成,共同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保障项目效果。具体安排如下
S1:项目启动
项目小组成员一起确定参加培训的内部讲师人选,以及拟开发的内部课程主题。
S2:课程开发(组织经验萃取)工作坊
用世界咖啡团队共创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开发课件,现场直接出讲授版PPT。工作坊为3天,可以连续3天,也可以拆分为2+1分开实施。
S3:授课技巧(组织经验传承)工作坊
传授课程讲授的互动技巧,并将内部讲师与内部课程进行匹配,学习个性化的授课技巧。工作坊为3天,可以连续3天,也可以拆分为2+1分开实施。
S4:项目总结
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知识管理,对已培养的内部讲师进行授课认证,确保培养的内部讲师有课讲,直接可以在内部培训中发挥价值。
六、课程逻辑与内容纲要
项目课程主要分为课程开发和授课技巧两个部分,在内部讲师培养过程中做到先有课程,再有讲师。每个部分课程3天,共计6天(6H/天),具体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 | 课程模块 | 内容大纲 |
课程设计与开发(组织经验萃取)工作坊 | 第一章
课程的整体设计【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完成课程的整体结构。 1、团队共创:课程从A点到B点的分析 2、内容分享: (1)ADDIE模型解析 (2)其他课程开发的模型 (3)课程开发的基础要素 (4)确定课程基本信息 3、本阶段共分为5-6轮,目标如下: (1)集体梳理每个主题的开发目标、开发素材、以及所需工作等事项 (2)建立各个开发主题之间的系统关联,并相互给予建议反馈 |
第二章
课程说明书编写【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完成课程说明书的编写1.0版。 1、团队共创:编写小组课题的课程说明书 2、内容分享: (1)课程说明书要素 (2)制定课程目标 (3)确定课程内容 (4)选定培训方法 (5)分析课程资源 3、本阶段共分为4-5轮,目标如下: (1)输出各开发主题的课程说明书 (2)建立各课程说明书之间的逻辑关联 | |
第三章
课程讲授课件PPT制作【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讲授版课件制作1.0版。 1、团队共创:课件的框架设定与设计 2、内容分享: 课程讲授PPT建构 设计课程进度 课程设计与成果优化 3、本阶段共分为3-5轮,目标如下: (1)构建开发主题PPT结构 (2)修正完善课程PPT内容 | |
第四章
课件备注与素材设定【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细化讲授版课件。 1、团队共创:PPT备注说明+素材确认与输出 2、内容分享: (1)备注说明规则 (2)素材的类别与应用 3、本阶段分为3-4轮,目标如下: (1)确认每个PPT的讲解备注; (2)确认课程所用的案例等素材 | |
第五章
课件开发成果展示【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课题组展示与汇报,相互给予建议。 1、团队共创:整体课程开发成果梳理、展示、优化 2、本阶段各主题开发小组,呈现小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确定成果的1.0版本 3、确定课程的迭代机制 | |
第六章 课件的定稿与对应的内部讲师特征描述【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确定课程讲授版课件和课程说明书。 1、团队共创:课件的优化与改善 2、本阶段各主题开发小组根据展示的反馈和老师的指导,调整优化课程的课件 3、确定课程对应的内部讲师特征描述 | |
内部讲师授课技巧工作坊 |
第七章
内部讲师的认知与定位能力提升【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认清内部讲师的角色与价值。 1、团队共创:内部讲师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2、分享内容:内部讲师的认知与定位 (1)内部讲师的三类收益 (2)内部讲师的四个工作特征 (3)内部讲师的五个角色(类别) (4)内部讲师的三大职业思维 (5)内部讲师的策划设计与包装 3、学习应用:一个老师的策划(或客户提供案例) |
第八章
内部讲师的需求调研与分析能力提升【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学习如何有效的分析培训需求。 1、团队共创:如何有效的把握培训课程的需求? 2、分享内容:内部讲师的需求调研与分析 (1)课程需求的三类来源 (2)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三制模型 (3)培训课程的调研人群与解析 (4)课程需求分析五步法 (5)培训项目的策划方法与传播路径 3、学习应用:跨部门沟通的需求解析(或客户提供案例) | |
第九章
内部讲师的授课风格与授课技巧提升【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学习互动课程讲授技巧。 1、团队共创:你是什么风格类型的讲师? 2、分享内容:内部讲师的授课风格与授课技巧 (1)内部讲师的四种风格类型解析 (2)课程性质与讲授风格的匹配 (3)内部讲师修心的四个维度 (4)内部讲师单向演讲授课技巧 (5)互动式培训授课的说、听、问、看 (6)课程讲授的突发事件处理 3、学习应用:你讲什么课(或客户提供案例) | |
第十章
内部讲师的团队共创授课技巧提升【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学会如何引导学员参与课程一起共创。 1、团队共创:如何让培训授课更受学员欢迎? 2、分享内容:内部讲师的团队共创授课技巧 (1)团队共创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2)团队共创的三种方式和四个角色 (3)团队共创的五个关键和六个步骤 (4)团队共创的课程讲授设计 (5)团队共创的课程讲授执行 3、学习应用:设计你的团队共创课程(或客户提供案例) | |
第十一章
内部讲师与讲授课程的匹配【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找到属于自己的讲授课程。 1、团队共创:内部讲师讲什么课 2、本阶段每一名内部讲师要确认自己讲什么课,可以是一门或者多门课程 3、衡量内部讲师与讲授课程的匹配,并给予优化建议 | |
第十二章
讲好属于我的课程【3H】 | 本单元培训目的:定制属于自己的课程讲授。 1、团队共创:我的课如何才能讲好? 2、本阶段结合所学技能,每个内部讲师需要个性化设计自己的课程讲授方式 3、确定自己的课程讲授优化机制 |
七、学习效果保障
1、搭建学员自我管理系统
(1)组建班委:外部班主任×1(专家组成员)、内部班主任×1(企业培训负责人)、班长×1(统筹学习相关事宜)、学习委员×2(收集作业、初步验收)、纪律委员×2(维持纪律、登记考勤)、文娱委员×2(课前、课间活跃气氛,维护线上互动,组织课外活动)。
(2)小组建设:每个小组选定组长1人、秘书1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建设与打造,让大家的学习过程中真实体验并应用团队的管理技能与方法。
2、互动学习系统
课前课后专家布置作业,学习委员收集作业,筛除滥竽充数,由内部班主任验收,并以电子邮件给专家,专家批复,了解学员对知识点和管理工具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利于下次上课点评与改进。
3、课后落地应用辅导
收集学员的需求和疑惑,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形式进行解答,问题很多时,集中辅导。有效帮助学员学以致用。
4、考核评分PK机制
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分PK,评选出优秀开发课程、优秀内部讲师、优秀学习小组等,具体考评规则由项目小组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