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国际培训学会(ITS)浙江执行委员会 秘书长国际经验萃取研究院(IEEA)中国分院研究员兼理事BITAC- ACT PCT 认证讲师AACTP 培训管理师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企业培训师2015-2016年-中国培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我是好讲师”比赛全国百强2018年-中国培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我是好讲师”比赛浙江赛区评委从业经历多年企业培训管理经验,曾从事连锁企业培训管理岗位、互联网企业培训管理岗位、线上培训内容运营管理;曾多次完成企业内训讲师团建立,企业课师[详细]
1、培训目的:
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员的思考,帮助学员使用逻辑思考的方式、以学员为中心和绩效为导向的理念开发针对企业内部的实用课程,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体验式培训方法设计课程,让学员在生动有趣中学到知识技能,同时使学员练习提升个人的讲台呈现,使学员成为专业的、有影响力的培训师。
2、培训收益:
开发和设计出一门自身专业领域的微课
萃取出课程相关的案例或组织文化的积累与沉淀
收集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与信息扩充课程内容
制作出完整的PPT课件
创造授课现场的能量场
掌握互动体验式培训方法
理解成人学习的基本原理
了解七大记忆原则
运用教练式状态与授课思路
结构化语言表达
设计出开场与收尾
控场的八个技巧
肢体语言的内在表达与影响
提升现场演绎能力
克服口头禅的练习方法
3、培训内容大纲(以下大纲可根据客户需求修改或定制)
线上课程 | ||||
序 | 授课时间 | 课程主题 | ||
1 | 1小时/课 | 内训师角色认知 | ||
2 | 课程分析 | |||
3 | 成人学习原理 | |||
4 | 语音语调 | |||
5 | 肢体语言 | |||
6 | 克服紧张 | |||
线下课程 | ||||
序 | 授课时间 | 课程主题 | 课程一级目录 | 课程二级目录 |
第一天 | 上午 | 企业内训师的核心胜任素质 | 回顾线上内训角色认知课程内容 | |
引导式培训师的正向状态 | ||||
引导式提问能力 | ORID | |||
下午 | 聚焦能量场的要素与技巧 | |||
聚焦培训目标/学习目标实现与课程设计的相关度 | ||||
教练式工具应用 | 中心状态,双轮CPU,3F | |||
晚上 | 辅导 | 思考工具在自己课程中的应用 | ||
第二天 | 上午 | 课程开发与经验萃取 | 内容开发 | 内容逻辑结构模式 |
金字塔原理 | ||||
下午 | 教学设计 | |||
实施评估 | ||||
晚上 | PPT培训&辅导 | |||
第三天 | 上午 | 课程开发与经验萃取 | 萃取工具使用讲解 | |
下午 | 课程呈现技巧 | 常见的教学方式 | 基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 |
基于认知问题的教学方法 | ||||
基于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 | ||||
晚上 | 辅导 | 现场模拟授课 | ||
第四天 | 上午 | 课程呈现技巧 | 控场8个技巧 | 关注情绪,巧妙测试,规则清晰,有效提问,失控应对,个性学员应对,时间控制,准备充分 |
下午 | 语言表达的技巧 | 自我介绍设计 | ||
逻辑表达法 | ||||
精确用词 | ||||
讲授方式的设计 | ||||
晚上 | 辅导 | 现场模拟授课 | ||
第五天 | 上午 | 结业考核 | 详见考核标准 | |
下午 |
评审项目基本标准 | 1-2 乏善可陈 | 3-4 一般 | 5-6 良好 | 7-8 比较优秀 | 9-10 优秀 |
1、自我介绍:有设计有专页(1-2);有专业形象照片 (3-4);字体醒目排列清晰有逻辑(5-6);说明了自己所授课程的专业度(7-8);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9-10) | |||||
2、破冰:有设计不死板(1-2);气氛热烈有效果不冷场(3-4);能引出课程分享的内容(5-6);有助于学员专注于学习(7-8);趣味性强有助于学员更享受学习的过程(9-10) | |||||
3、宣布目标:使用“学员将会”或“学员能够”(1-2);目标描述使用了行为动词(3-4);课程收益(即培训目的)说明对企业的价值(5-6);课程目标表述清晰不复杂(7-8);符合目标管理法的SMART原理(9-10) | |||||
4、授课风格:外型气质专业、有信任感(1-2);仪态大方进退自如(3-4);声音洪亮、语言标准、语速适宜(5-6);眼神交流等非语言信息传递正向积极(7-8);使用多种教具令人印象深刻(9-10) | |||||
5、课程逻辑:Why &What(1-2);How(3-4);我说给你听(5-6);我做给你看(7-8)、你做给我看并反馈建议的(9-10) | |||||
6、教学设计:互动一次(1-2);开放式问题凌空抛问学员回答的(3-4);开放式封闭式澄清式三种组合互动(5-6);教学风格灵活使用三种以上互动教学法的(7-8);充分调动学员积极参与课程互动性强的(9-10) | |||||
7、课程开发:结构清晰(1-2);课程建模合理有说服力(3-4);文字精炼、版式清新、色彩明快(5-6);有树状图或表或模型图(7-8);有恰当的视频和层层展开逻辑或结构的动画设计(9-10) | |||||
8、细节掌控:不强势的分享式的交流感强(1-2);内容丰富又不枯燥乏味(3-4);没有江湖习气的段子手幽默不失分寸(5-6);达到课程目标且游刃有余(7-8);善于引导学员、鼓励反思控场能力强(9-10) | |||||
9、反馈观众:准备充分不紧张(1-2);声音语调不失真(3-4);面对质询回应得当(5-6);感谢观众提问并正面回应有逻辑(7-8);未正面回应但措辞到位并向观众确认满意度(9-10) | |||||
10、回答评委:与主题紧密相连条理性强(1-2);机构化表达言简意赅(3-4);善于多向沟通(5-6);时间控制能力强(7-8);应变能力强还能回到课程重点(9-10) | |||||
总分合计 | |||||
优势: | |||||
持续改进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