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小宝老师先后在中国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营销管理超过20年,拥有总、分、支行多层级、多岗位的任职经历,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擅长于市场开拓与业务推广、客户需求分析与金融解决方案设计、产业链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许多领域,直接参与许多重大业务项目的业务推广。近年来分别为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等众多银行进行过上述课程的专项培训,因贴近实务[详细]
1、 客户分级的必要性、原则与标准
(1) 客户价值——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
(2) 客户关系:客户的获得、保留与持续价值
——案例分析:一个长期客户给银行带来的价值
(3) 客户关系管理不只是营销部门的一项任务
(4) 客户依存度:利益型客户关系与学习型客户关系
——案例分析:学习互动给银企开创业务新局面
(5) 客户贡献度、忠诚度、诚信度的评价标准选择
(6) 客户分级的统一性、连续性、综合性原则
2、 银行基本客户群的构成
(1) 基本客户的范围圈定
(2) 基本客户的再细分与客户梯队
(3) “战略客户”、“大客户”的比例
(4) 机会客户与潜在客户
(5) 目标客户战略:因时而异、因行而异
(6) 现阶段银行业目标客户战略的调整
3、 客户资源归属关系的精细化管理与内部利益分配
(1) 客户资源归属的全行利益最大化原则
(2) 客户归属:“谁先占住就是谁的”?
(3) 客户分类管理与业务条线的业务边界管理
——案例分析:与一线争利,还是让利?
(4) 客户资源归属的认定与裁决
——案例分析:如何解决针对同一客户的内部营销冲突?
(5) 主办行与协办行
(6) 客户属地化管理与属地行跨区域授权经营
——案例分析:区域审批与条线审批
——案例分析:采取总分行联动,还是指定区域主办银行?
4、 客户分层差别化服务规范
(1) 划分本行的高价值、价值、机会与潜在客户
(2) 对不同层级的客户实施差别化服务
(3) 服务主渠道的差别化
(4) 服务人员与团队的差别化
(5) 提高公关层级:领导层的对等营销
(6) 服务方案的差别化、综合化
(7) 客户回馈活动、VIP俱乐部
5、 客户关系层级递进与退出机制
(1) 客户关系从“散养”转向“围养”
(2) 按照介入程度推进关系递进
(3) 按照收益水平推进关系递进
(4) 按照合作范围推进关系递进
(5) 按照主办层级推进关系递进
(6) 哪些客户要争当其“主办行”,哪些适于作“参与行”?
(7) 客户退出:策略退出与风险退出
(8) 客户退出程度与退出方式
6、 大型客户、集团客户的营销特点
(1) 大型客户对银行的意义
(2) 大型客户金融服务的盈利模式
(3) 大客户金融需求特点与服务方案设计
(4) 集团客户、战略客户的集中管理
——案例分析:大客户部的职能与运作模式
(5) 大客户的绿色通道
(6) 大客户的传统服务方式与新兴市场机会
7、 中小微客户的营销特点
(1) 中型客户发展策略
(2) 小微客户的投入产出模式创新
(3) 小微客户关系的集群化、分层化管理
(4) 小微客户关系的现场与非现场管理手段
(5) 小微客户关系的团队内部分工管理
——案例分析:银行是否需要售后服务岗?
(6) 小微金融服务盈利模式转型